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社会实践】红芽破土绽瑞金,青春赋能振兴路——现代服务学院“红芽追风队”三下乡实践纪实

来源:现代服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作者:余艳辉、兰虹

7月1日-5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红芽追风队”深入瑞金革命老区,开展以“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服务”为主线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实践团队,立足现代服务学院专业优势,在田坞村及云石山乡等地精心构建起“红色教育浸润、文化传承共振、童梦守护双维、专业赋能实效”的四维实践体系,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提供了“青年智慧+专业方案”的创新典范,奏响了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红色教育浸润:触摸史迹温度,深植红色基因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内,岁月的痕迹静静沉淀。“红芽追风队”的队员们紧跟“红孩子讲解员”的步伐,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锈迹斑斑的武器,仿佛还带着当年战场的硝烟;泛黄的手稿,字里行间诉说着往昔的艰辛。当听闻红军战士身着“补丁摞补丁”的衣物仍坚持战斗的故事时,队员们内心被深深触动。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成为了红色教育最鲜活、最动人的教材,让革命记忆在沉浸式体验中被重新激活,直抵人心。

在红井旧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家喻户晓。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凭借专业所长,以这句话为切入点,将那口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水井,巧妙转化为“军民鱼水情”的精神符号。队员们围站在井边,聆听着讲解,仿佛能看到当年军民携手挖井的场景。而在二苏大旧址,团队通过细致的场景还原与深入的制度分析,揭示了早期政权建设对当代治理的深刻启示意义。这种“遗址现场+专业解读+价值提炼”的三阶教育模式,让红色资源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促使队员们从单纯的历史认知,迈向了深度的价值认同,实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文化传承共振:活化非遗技艺,共续乡土记忆

田坞村文化服务中心内,一场关于漆扇技艺传承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队员们化身非遗传承使者,通过“制骨-髹漆-绘饰”的工艺讲解,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技艺世界的大门。50余位老人在队员们的引导下,亲手体验漂漆工艺。当传统大漆在扇面逐渐形成自然晕染的现代纹样时,仿佛时间在此刻交融,非遗技艺也从展柜中“走”入村民的生活日常,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在村头巷尾与老宅院落中,团队深入挖掘“老樟树护炸弹”等本土革命故事,将泛黄的历史档案与老党员的口述记忆巧妙融合,以通俗易懂、绘声绘色的讲述方式,让红色精神从尘封的往事中“活”起来。如今,这些动人故事在村头巷尾、农家院落间口口相传,推动红色文化真正扎根乡土,成为村民可感知、能领悟、愿传承的精神财富。

童梦守护双维:筑牢安全防线,播撒红色种子

防溺水教育课上,队员们采用“场景模拟+六不准口诀+施救演练”的三维教学法,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课。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亲身体验,牢记防溺水知识要点。而性教育课程则以适龄化讲解和互动游戏的方式展开,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填补了乡村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了生命安全防线,让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在《红星闪闪》的歌声中,“重走长征路”“运送军粮”等沉浸式活动有序开展,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孩子们可体验的成长仪式。雪梨纸国旗制作、行军挎包缝制等手工实践,让孩子们在一针一线的劳作中,深刻理解“一针一线皆心血”的革命传统。这种“体验式教育+仪式化培育”的模式,如同一颗颗种子,将红色基因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实现了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赋能实效:调研破解难题,献策产业升级

在田坞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大棚走访+农户访谈+数据研判”的方式,对当地特色种植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他们敏锐地识别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牌力弱、渠道单一”等问题,并凭借专业知识,提出了“农产品IP打造+短视频营销”的破局方案。针对水稻种植中灌溉设施老化这一难题,队员们更是深入分析,形成了“水利升级+农机推广+轮作优化”的系统建议,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注入了创新动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旧址等红色资源进行了梳理整合,提出了“红色研学路线+生态体验项目”的农旅融合发展方案。他们建议通过“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拓展、红色手工课等形式,将分散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体验式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云石山革命旧址群,队员们更是结合专业所长,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数字化展陈+情景化讲解”的创新思路,为乡村农旅产业发展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助力革命老区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此次“红芽追风队”的“三下乡”实践,是一次青春与乡村的深度碰撞,团队通过“以专业服务社会、以青春助力振兴”的方式,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不断强化家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正如队员温洁在实践日记中所写:“当非遗漆纹与红色记忆在乡村相遇,青春便有了扎根土地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新时代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青年挺膺担当”的生动回应,也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未来,“红芽追风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社会,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绽放绚丽光彩。

(撰稿:余艳辉、兰虹;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钟睿;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