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登录

新闻公告

【思政课堂】非遗安远溯源记:在茶香与戏韵中触摸赣南采茶戏根脉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作者:刘苑冬

盛夏的赣南,茶山叠翠,戏韵悠长。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赣南采茶戏溯源学习实践团”师生一行,深入“中国采茶戏艺术之乡”江西安远,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寻根之旅。期间,他们踏访茶园、对话专家、观摩经典、拜师学艺,在茶香与鼓乐中探寻赣南采茶戏的深厚底蕴与鲜活传承。

实践首站来到云雾缭绕九龙山茶场。学生们行走于青翠的茶垄间,聆听邬成霞老师讲述“采茶歌”如何在山野劳作中孕育而生。指尖轻捻鲜嫩茶芽,呼吸间尽是茶香,学子们切身感受着“茶”与“戏”血脉相连的原始生态。“原来采茶戏中那些生动的采茶、制茶动作,其灵感和韵律就源自这绵延的茶山和茶农辛勤的双手。”一位同学在体验后感叹道。这片土地,正是采茶戏生命最初的摇篮。

在安远县文化馆,丰富的图文史料,为学子们铺开一幅采茶戏发展的历史长卷。文化馆副馆长叶永恒系统梳理了采茶戏从民间歌舞小戏到成熟地方剧种的演变历程。文化馆副馆长朱艳君、安远县采茶戏协会会长吴细凤开展了赣南采茶戏采茶身韵基本功现场教学。课堂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

在安远采茶戏大剧院,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卢杰向同学们介绍了赣南采茶戏不断传承创新的方式。在符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成员化身“非遗导师”,向孩子们讲述赣南采茶戏文化,并指导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扇子花动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期间,他们还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老师走进校园,讲述他从艺63载的艺术人生。79岁高龄的陈宾茂老师精神矍铄,以“一生一戏”的坚守故事开篇,现场示范传授了赣南采茶舞蹈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堪称“三绝”中的主要元素和短句,如矮子步艺诀“老虎头,鲤鱼腰,双手蛾眉月,脚底轻飘飘”,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使学生们在零距离感受到原汁原味赣南采茶舞蹈的同时,探寻这项国家级非遗的活态传承之路,也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师生们对赣南采茶舞蹈文化的视野。

此次非遗安远溯源之行,对实践团师生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文化学习。“这是一次从田野到舞台、从历史到当下的深度对话,”带队教师宋华总结道,“学生们在茶山上理解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在文化馆梳理了历史的脉络,在剧院里感受到了艺术的震撼,在传承中心体悟了坚守的不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践行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作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撰稿:刘苑冬;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刘丹;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



版权所有: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赣ICP备2000222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