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屏幕上的数字跳来跳去,我哪看得懂哟,还不如亲手拧阀门实在!” 在赣州信丰县脐橙种植基地,果农陈大叔对着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终端连连摆手。这句朴实的感慨,道出了当前赣州地区智慧农业推广中的普遍困境。近日,信息工程学院 “芯植绿意” 项目团队扎根赣南大地,在为期半个多月的三下乡调研中,走遍赣州章贡区、经开区、南康区、信丰县、大余县的16个脐橙园、3片油茶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据记录难题。


调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果农们的 “急难愁盼”:在经开区三江乡的油茶树园里,果农李大姐指着滴灌管无奈道:“刚换的喷嘴没半个月就堵了,山泉水里的泥沙杂质总也滤不干净,每亩地光清理维护就得花上百块工钱”;信丰县安西镇的脐橙种植户展示着手机里的智慧农业 APP:“厂家说能远程调水量,可山里信号时好时坏,点三次才有一次能连上,误了灌溉时机心疼得很”。

团队实地走访统计的问题显示:87% 的农户认为智慧设备操作界面 “太复杂像看天书”,69% 遭遇过滴灌系统堵塞问题,58% 反映山区信号不稳定导致设备离线,而设备故障后 48 小时内得不到维修响应的比例高达 73%。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真实数据,成为团队南下寻策的 “指南针”。
7月12日清晨,团队带着沉甸甸的调研数据奔赴广州。在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农业展厅,工程师现场演示的 “傻瓜式” 灌溉控制系统让队员们眼前一亮——通过语音指令和图形化操作界面,连智能手机都不太熟练的老农也能在 5 分钟内掌握操作。针对山地信号问题,企业展示的 Mesh 自组网技术可实现设备间无缝接力通信,在无基站覆盖区域仍能保持稳定连接。

当天下午,广州一翔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总监用赣州山区的水样做了对比实验:“你们看,这种叠片式过滤器配合超声波清洗装置,对含沙量高的水源过滤效率能提升 60%,堵塞率降低至 3% 以下。” 团队成员围着实验台详细记录参数,还特意拍摄了过滤器拆解安装的视频,计划回去后制作成方言教学短片。


7 月 13 日,团队来到深圳览拓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智能灌溉领域的创新技术让大家驻足良久。展厅内,一套智能精准灌溉系统正在模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墒情下的灌溉场景。技术人员介绍道:“这套系统搭载了高精度土壤墒情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养分含量等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计算出最优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按需精准灌溉。”
两天考察行程中,团队累计拍摄技术视频 23 段,收集设备参数手册 47 份,与企业达成 3 项初步合作意向。
“这些带着露水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沾着机油的答案。” 团队指导老师在总结会上说。接下来,“芯植绿意” 项目组将整理形成本土智慧农业设备适配性改进方案,把穗深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赣南丘陵地貌、作物特性、农户习惯精准对接,让智慧农业真正扎根红土地,结出致富果。
撰稿:刘康兴、陈璐、曾心
审稿:王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