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深入油茶林寻发展良方,投身三下乡绘振兴蓝图

发布日期:2025-07-03    点击:


7月2日,信息工程学院 “芯植绿意” 项目团队满怀热情,奔赴赣州市三江乡下南坑油茶树种植基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 “三下乡” 调研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深入洞察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需求为目标,期望凭借团队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抵达基地后,团队受到了原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邝所长的热烈欢迎。邝所长带领团队漫步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间,详细介绍他所负责的这片油茶树种植基地 —— 赣州地区产量最高的油茶基地。他自豪地分享道,在 2024 年,基地一亩油茶生油果的年产量高达两千斤,这一数据令人赞叹不已,彰显出基地在油茶种植领域的卓越成果。

在参观过程中,邝所长化身 “油茶专家”,向团队全方位讲解油茶的习性与生长特点。他耐心解释,油茶作为中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偏爱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酸碱度颇为挑剔,更适宜在酸性土壤中扎根生长。从幼苗破土而出到进入盛果期,往往需要数年的精心培育与等待。谈及当前茶油产业面临的困境,邝所长重点提到了茶油成本过高的难题。由于油茶树多扎根于山地,采摘时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采摘时间集中,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再加上后续加工工艺繁琐,进一步推高了茶油的生产成本。

针对产量提升的关键议题,邝所长透露,基地正计划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以此实现增产提质的目标。得知这一需求后,“芯植绿意” 项目团队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前期建设工作中。团队成员们与基地工作人员一同进行管道铺设。面对山地复杂的地形,管道铺设难度极大,部分区域地势陡峭,管道难以固定,且需要根据油茶树的分布进行精准规划。在铺设过程中,他们反复核对管道接口,确保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漏肥的情况。有的成员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连接每一段管道;有的成员则爬上高处,将管道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然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团队与邝所长还围绕智能机械手臂自动摘取油茶果的技术可行性展开了深入研讨。鉴于油茶树生长环境复杂、果实分布毫无规律,研发适配的智能机械手臂困难重重。但团队提出了诸多创新思路例如,运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精准定位果实位置,设计机械手臂的柔性抓取装置,在实现高效采摘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果实的损伤。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不仅让 “芯植绿意” 项目团队成员对油茶产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更让他们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专业知识,针对基地提出的技术需求展开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油茶产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后续,团队还将与基地保持密切联系,持续关注油茶基地的发展动态,通过技术创新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

撰稿:刘康兴、刘媛媛、颜浩

审核:王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