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信息工程学院 “信工 E 人队” 走进章贡区圣源农业脐橙基地,开展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科技兴农为核心,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在田间地头调研农业发展痛点,通过智能设备应用、技术方案优化等探索现代农业转型路径,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在章贡区圣源农业脐橙基地的山头上,一座银灰色的微型气象站正不停闪烁着数据传输的指示灯。信息工程学院 “信工 E 人队” 的队员们围在设备旁,了解设备的各项参数。

“这套系统是我们结合物联网技术开发的第三代产品,能够精准、实时地检测各项气象数据。” 基地负责人讲解道,“去年干热风天气,系统实时检测并预警,我们提前做好防灾措施,直接减少损失超15万元。”
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可视化系统接入微型气象站,将原本需要人工导出的气象报表升级为自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曾心同学兴奋地展示手机上的接入成功的微型气象站的实时数据可视化界面:“现在这套系统就像给果园装了‘天气预报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掌握这里的各项数据。”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结合专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如建立气象数据库,自动记录并分析近三年气象数据并精准预测下一年度的气候,利用大数据构建生长模型预测最佳采收期等,受到了基地负责人的赞同及肯定,鼓励我们尽早开发以便尽快惠及果园。
此次 “三下乡” 实践中,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在智能气象站应用、田间技术实践、种质资源圃精细化管理等场景中,以科技视角洞察农业发展需求,用创新方案回应乡村振兴期待。从 “看天吃饭” 到 “知天而作” 的转变里,从代码逻辑到田间实践的落地中,队员们不仅夯实了专业本领,更深刻理解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时代意义,正以青春之姿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书写属于信工学子的担当与作为。
撰稿人:祝欣盈、彭俐纳、刘康兴
审核:王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