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在基层群众中落地,7月2日上午,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红心e修”青年实践队走进于都县龙门社区,开展 “节能降碳,绿色生活 ”主题知识科普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科普讲解方式,为居民送上实用的低碳生活指南。

活动现场,实践团队成员以“身边的碳足迹”为切入点,用图文展板展示家庭用电、出行方式等场景的碳排放数据。如 “手机充电器不拔一年会浪费10度电”“自带购物袋每年可减少2.5公斤塑料污染”。宣讲结束后,成员们还结合了生活的实践案例点对点再次更加细致地为居民讲解生活中小妙招,比如空调调至26℃、淘米水浇花等20余条都可以节能降碳。


提前制作并在现场为居民发放《社区节能降碳,绿色生活》宣传单,队员胡丽雅在讲解中说:“我们希望用年轻人的视角拆解低碳理念,让环保从口号变成可操作的生活习惯。”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将联合高校把此类活动常态化,共同打造“低碳示范社区”。在知识问答环节,现场小朋友高高举起小手抢答,眼神中满是渴望,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现场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节约能源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个人的付出。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循环利用,对一次性塑料袋说再见,循环利用就是新时尚;坚持绿色出行, 享受健康生活,5公里之内,提倡大家骑车或步行;节约粮食,点餐要适量,实在吃不完应该打包,拒绝浪费;节约用电,人走电灯随手关,别忘了切断电视电脑等设备电源,待机同样很耗电;购车首选新能源,节能高效又环保。
《人民日报》中有金句“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觉醒,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中国正以绿色为墨、低碳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绿色低碳,不仅是破解资源约束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此次三下乡活动以青春力量搭建低碳传播桥梁,既让居民掌握了节能降碳的实用技能,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绿色社区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撰稿人:胡丽雅 曾佳彬 谢太明
审核人:王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