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至7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畜力青春队”奔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隆木乡开展以“畜力赋能乡村兴,青春实践正当时”为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深入一线调研、精准技术指导、情暖童心关怀与红色精神传承等多元行动,为乡村畜牧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团队与隆木乡政府人员合照。李蕊轩供图
深入乡村调研,共商发展良策
抵达当日,团队即与隆木乡政府展开座谈。团队了解到,当地2023年搭建的隆木共享高山农场发展平台,依托“无人机+高铁+农产品”智慧物流模式,已带动74户农户年均增收8.5万元,解决了弱劳动力就业难题。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养殖技术待优化、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销售渠道单一等瓶颈。

图为团队与隆木乡政府人员座谈场景。李蕊轩供图
会谈结束后,乡政府工作人员带领团队参观隆木乡乡村振兴馆,介绍农场总体分布、本地特色农产品及“隆木高山共享农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成果。

图为乡政府工作人员马月凤为团队讲解隆木乡农场发布情况。李蕊轩供图
科技赋能产业,技术振兴乡村
团队成员深入生产一线,先后走访了白鹤岭山庄及陈华生农场。在白鹤岭山庄,团队成员实地观察了山羊的饲养管理情况,并与负责人袁长美就创业经验和绿色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团队成员在陈华生农场内细致了解了当地黄牛、跑山猪的特色养殖情况,亲身感受了乡村畜牧业的活力与挑战。

图为团队实地观摩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场景。李蕊轩供图
团队深入到杨晓东家庭农场和代表农户陈隆辉养殖场进行现场技术帮扶。在观摩鸡舍饲料投喂操作后,针对即将到来的夏季高温挑战,团队指导老师从专业角度对鸡舍优化建设和畜禽热应激的科学预防,提供了系统、实用的技术建议。

图为团队与农场主互动交流的场景。万昊供图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刘作桂向养殖户提出专业建议的场景。万昊供图
随后探访塘上村十三叔农场与黄石村春田农场中了解到:十三叔农场以脐橙种植为主,创新“脐橙-鸡鸭-稻谷”生态循环模式,并利用互联网短视频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春田农场主罗威饲养土鸡7000余只且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养殖3000余只,实现户均年增收5-10万元,并运用无人机物流将生鲜配送时效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团队成员在农场亲身体验拾蛋喂鸡,感受绿色生态养殖。这些农场技术创新的实践不仅促进了农户增收,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喂鸡的场景。万昊供图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与农场主交流的场景。万昊供图
情暖童心筑梦,产业提技指导
“童心港湾”活动在隆木乡乡村振兴馆展开。团队成员通过故事化教学,为留守儿童生动讲解建党历程、党旗内涵及党史故事。随后化身“科普小导师”讲述常见小动物的科学知识与趣味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参与动物知识竞答、即兴才艺表演,自信表现赢得满堂喝彩。活动尾声,团队为孩子们送上文具玩具并合影留念。

图为团队成员杨庆为留守儿童讲解畜牧知识的场景。万昊供图

图为团队与留守儿童的合影留念。万昊供图
同时,为了更广泛地提升当地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团队联合乡政府举办专场畜牧技术培训讲座,团队指导老师刘作桂主讲的《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详细传授青贮饲料制作、降低饲养成本的核心方法,助力养殖户“变废为宝”;团队指导老师潘子文的《畜禽热应激的综合预防与处理措施》专题分享,从环境调控、饲养管理等多维度,为养殖户提供清晰可操作的夏季高温防控方案。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刘作桂为农户开展讲座的场景。万昊供图

图为农户及团队成员们听讲座的场景。李蕊轩供图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精神力量
团队深入隆木乡红色基地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在革命事迹展区,乡政府工作人员马月凤动情讲述雷锋无私奉献、焦裕禄抗洪救灾事迹,于木廊亭中述说当地福田村抗美援朝老兵陈昌禄的英雄事迹,阐释"最深的忠诚常沉默,至高的荣誉归平凡"的精神真谛。通过古今廉吏与当代楷模对照,深刻体悟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图为乡政府工作人员马月凤向团队讲述当代榜样事迹的场景。李蕊轩供图

图为乡政府工作人员马月凤向团队讲述陈昌禄英雄事迹的场景。万昊供图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畜力青春队”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用专业赋能产业发展,让红色精神浸润青春底色。从养殖技术的田间指导到留守儿童的知识启蒙,从生态农场的创新探索到红色故事的深情讲述,团队成员在躬身实践中读懂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更以青年智慧与担当,为隆木乡的发展图景添上了鲜活的注脚——这既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成长之旅,更是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号召的生动答卷,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出璀璨光芒。
(撰稿:赖婕、刘作桂;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巫健;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