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培养扎根红土、德技并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11月5日至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部分学生代表,先后赴科睿特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寿沟博物馆、烈士陵园、叶剑英纪念馆、赣州市规划馆及赣州市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调研,探索将本土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的价值引领路径,着力打造开放多元的协同育人课堂。

走进数字科技,感悟红色赋能
11月5日,调研团队首站走进科睿特公司。作为赣州本土数字经济的代表企业,科睿特在智慧城市、数字文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师生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企业负责人展示了“云上红色展馆”“VR游击体验”等项目,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科技+红色”融合的新思路。郑芝丹老师表示,将积极借鉴数字技术手段,推动红色教育从“静态陈列”走向“动态互动”,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追寻城市记忆,赓续精神血脉

11月6日,团队先后走访福寿沟博物馆、烈士陵园与叶剑英纪念馆。在福寿沟博物馆,师生通过千年古城排水系统的历史变迁,感悟赣州人民在治水实践中展现的智慧与奋斗精神,为理解“红土匠心”提供了历史维度。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全体师生肃立默哀,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坚定理想信念。随后,团队走进叶剑英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与实物资料,回顾叶剑英元帅在赣南的革命足迹,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与坚定信仰。

展望城市新貌,厚植家国情怀
11月7日,调研团队走进赣州市规划馆与市博物馆。在规划馆,师生通过沙盘模型、数字影像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全面了解赣州的城市发展脉络与未来蓝图,感受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在市博物馆,丰富的革命文物、历史档案与地方文化陈列,系统呈现了赣南作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红色底蕴。师生边走边看、边听边思,从红色历史到当代实践,从城市变迁到文化传承,进一步增强了作为红土地传人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此次调研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红色资源+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三天的实地走访,师生不仅收集了大量鲜活的本土教学素材,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了对红色基因时代价值的理解。接下来学院将系统整理调研成果,开发“红色资源铸匠魂思政课”系列教学模块,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技术技能,努力成长为扎根红土、德技并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撰稿:郑芝丹;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刘丹;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