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赴安远县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调研团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探寻当地红色文化底蕴、古色资源魅力及乡村振兴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汲取鲜活而丰富的素材。
座谈交流:共话红色传承,凝聚发展共识
8月4日下午,调研团队与安远县相关部门联合召开红色基因传承专题座谈会。会上,各单位代表详细介绍了安远县在红色遗址修缮、革命史料整理、红色教育进校园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红保中心负责人分享了安远县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保护和利用情况;县委党校主要领导介绍了尊三围保卫战遗址、天心整军会议旧址等重点红色遗址的保护经验;教体局代表则介绍了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创新做法;史志研究室主任系统介绍了当地革命史研究最新成果。调研团队与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让红色基因活起来”“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切入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后续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地走访:探寻红色印记,感受古色韵味
调研期间,团队深入安远县多个乡镇,实地走访了众多红色文化遗址和古色资源景点,近距离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与古色文化的魅力。
在北片乡镇,蔡坊乡的老好保卫战旧址,见证了革命时期的激烈战斗,调研人员仔细聆听当地干部群众讲述革命故事,详细了解遗址的历史背景和保护现状。天心镇的天心整军会议旧址、朱德天心整军陈列馆、朱德广场,承载着重要的革命记忆,团队成员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实物展品,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龙布镇的中央红军长征进占龙布历史陈列馆,以及双芫乡的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中革军委旧址等,勾勒出红军长征在安远的壮丽篇章,调研人员不时驻足沉思,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细节。

南片乡镇的红色资源同样令人震撼。镇岗乡的尊三围保卫战遗址,诉说着当地群众与红军并肩作战的英勇事迹;孔田镇的朵子围保卫战展陈馆,通过丰富的展陈内容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此外,镇岗乡的东生围围屋群作为古色资源的代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调研团队赞叹不已,大家详细了解了围屋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以及保护开发情况,探讨了古色资源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乡村振兴:见证发展成果,汲取奋进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重点关注了安远县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乡村的发展变化。
蔡坊乡的秀美乡村百亩荷花塘,如今已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带动了村民增收。双芫乡探索出“农特产借电商‘出山’”的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有效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调研人员与当地村党支部书记、农户深入交流,了解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紫参小镇依托特色产业,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安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这些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让调研团队看到了安远县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此次安远县调研活动,让参与调研的教师们收获颇丰。大家表示,将把调研所得的红色文化资料、古色资源信息和乡村振兴成果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感受时代发展,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同时,调研团队也将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教学案例,为安远县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智力支持。
(撰稿:刘苑冬;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刘丹;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