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绽,赣州站人流熙攘。7月1日清晨,值此党的104周岁生日之际,信息工程学院“红心e修”青年实践队的8名师生在赣州站集结,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他们怀揣科技服务革命老区的赤诚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信念,登上开往于都县的列车,正式开启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征程。

数字星火点亮于都童心:网络安全科普与编程启蒙活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7月1日全体队员信心满满深入赣州市于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数字乡村行:网络科普与编程启蒙”项目开展活动。

首先,队员们聚焦儿童网络安全主题,化身“安全卫士”,采用趣味课堂的形式,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与贴近生活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解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不良信息辨别等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小常识”。在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抢答,眼神中满是渴望,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现场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紧接着,队员们将专业所学知识转化成为基层科技教育的火种,给当地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编程代码启蒙教育。实践队员从生活场景切入,认真为孩子们和部分在场家长讲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编程代码的认知特点,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激发学习C语言编程兴趣以及如何利用编程培养自身逻辑创造性思维,把专业术语转换为孩子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如程序的运行是一步步的命令集合,其实就是在给“小老虎”下达指令。

课堂讲解结束后,三十余名从未接触过编程代码的儿童满怀期待地坐在电脑前,在队员们耐心又专业的指导下,运用Scratch图形化编程工具,通过拖拽“动作”“控制”“声音”等彩色积木块,让原本静止的卡通角色在屏幕上来回奔跑跳跃,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惊喜的欢呼,“哥哥姐姐,我让小老虎动起来了!”在课堂上,一名小学生指着屏幕上自己用Scratch制作的动画兴奋地喊道,屏幕上的橘色“小老虎”随着他拖拽的指令积木灵活转身,围观的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课程结束后,队员们还为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发放了精心准备的礼品,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家长李女士带着小孩参加活动感慨道:“虽然我的小孩才读小学三年级,但他在此次活动中学到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收获了快乐,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通过简易又有趣的编程游戏和互动课程,孩子们像搭积木一样理解编程代码,更加激发起孩子们对数字科技的热爱与探索欲。
节能降碳入社区,电脑义诊解民忧。
7月2日“红心e修”青年实践队走进于都县龙门社区,开展“节能降碳,绿色生活 ”主题科普教育和免费为群众检修电脑。


在科普教育活动现场,队员们以“身边的碳足迹”为切入点,用图文展板展示家庭用电、出行方式等场景的碳排放数据,发放并为群众解读《社区节能降碳,绿色生活》宣传单,结合生活实践案例点对点更加细致地为群众讲解生活中的低碳小妙招,碳排放知识抢答等通俗易懂的科普方式,为群众送上实用的低碳生活指南。



队员胡丽雅在讲解中说:“我们希望用年轻人的视角拆解低碳理念,让环保从口号变成可操作的生活习惯。”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将继续联合高校把此类活动常态化,共同打造“低碳示范社区”。本次科普活动以青春力量搭建低碳传播桥梁,既让群众掌握了节能降碳的实用技能,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绿色社区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在检修电脑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群众纷纷在现场向队员们寻求电脑咨询与检修服务,队员们以高涨的热情和过硬的技能耐心又细致为群众排忧解难。面对各种电脑问题,他们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迅速精准排查出电脑故障,为电脑清除垃圾文件、优化系统,显著提升了电脑运行速度;面对蓝屏问题,他们细致分析错误代码,排查硬件冲突与软件问题,及时修复故障。




当群众看到那无法开机或经常卡顿无反应的电脑重新开机恢复流畅时,他们激动万分,向维修队员连声道谢与点赞,队员们内向也很高兴充满了成就感。现场徐女士看到自己两台电脑在队员们巧而辛苦的维修后都能正常使用时,她感动地说到:“多亏了你们辛苦的维修才让我的电脑恢复生机,是你们拯救了它们,太感谢你们了!”尽管维修过程中遭遇诸多挑战,但他们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始终坚持,通过查阅资料不断尝试,最终克服困难,让旧电脑“重获新生”。检修电脑过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坚持与钻研的重要性,看到群众因电脑恢复正常而展露笑容,他们也明白了努力付出与无私奉献的价值。队员们不仅修复了电脑,还现场为群众传播许多电脑使用技巧,便于他们日后自主解决一些电脑小问题,有些群众主动添加队员联系方式,为群众提供贴心的“售后服务”。




当队员们现场看到华阿姨只抱了一台电脑显示器来维修时,他们主动跟她交流,了解到华阿姨身体不好和不懂电脑的情况,队员们主动向她提出上门服务,在检查华阿姨家电脑主机时发现电脑硬盘已严重损坏急需更换,但实践团队又缺乏硬盘而无法现场对其电脑进行维修,所以队员们耐心写下硬盘型号和详细维修方案给华阿姨,方便她后续找人更换硬盘修复电脑。





在本次社区电脑“义诊”检修活动中,“红心e修”青年实践队共计检修8台电脑,成功修复7台(另一台电脑因硬件短缺无法及时维修),使其恢复正常运作,检修成功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87.5%。这一显著成果不仅充分彰显了队员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实操能力,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体现我校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红色渡口闪耀志愿红:“河小青”净美母亲河,安全宣传筑牢生命线。
7月3日,“红心e修”青年实践队来到于都县贡江镇滨江大道附近的长征第一渡口,在于都团县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巡河净滩,守护碧水蓝天”“宣传先行,筑牢安全防线”等志愿服务活动。
队员们化身“河小青”卫士,手持垃圾袋、钳子等工具,沿着河岸仔细清理垃圾。烟头、塑料瓶、包装袋、果皮纸屑等各类垃圾被一一拾起,以实际行动净美于都县母亲河。


为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实践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队员们通过提前制作并发放《防溺水安全宣传单》、现场为群众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等方式,向身边过往群众详细介绍溺水事故的危害、防溺水安全六不准的基本知识和遇到溺水情况时的正确施救方法。同时,他们对周边水域进行全面巡查,队员们仔细观察河道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经过队员们细心观察,队员们发现河道边有些护栏已被损坏,渡口处未设安全护栏等问题,将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跟团县委反馈。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长征第一渡口周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提高了群众环保意识和防溺水安全意识,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撰稿:谢太明、眭相锋、胡丽雅、梁婷;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王明瑞;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