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旧址聆听传承初心,冰川清扫守护青绿,云端助农点亮乡韵——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之旅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7-04

坐听整训旧址岁月回响,在历史叙事中汲取奋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7月2日上午,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师生前往崇义县上堡整训旧址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伟绩,汲取奋进力量。

步于上堡整训旧址,斑驳的李氏宗祠静默伫立,仿佛仍在诉说着1927年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在此整肃纪律、革新战术的故事。彼时,赣南群山间,“军旗不倒”的信念在官兵劈柴挑水的烟火气中生根,革命火种自此燎原。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新泉整训纪念馆里,毛泽东、朱德、陈毅以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重塑军魂的篇章,更在古田会议的光辉前奏中熠熠生辉。上堡整训旧址的斑驳文电,则见证着陈毅“不入民宅”“不扰市井”的严明军纪,为解放上海铸就铁一般的作风。

 

驻足旧址,回响在耳畔的不仅是军事操练的呐喊,更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入城守则”,整训精神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将理想信念熔铸为钢铁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在此得到深刻印证。

今日重温,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历史褶皱中的细节,更是一代代革命者以思想淬炼与作风锤炼,将“人民至上”的信念化为实践的永恒范式。

岁月流转,整训旧址的青砖灰瓦仍在无声传递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唯有以历史为镜,传承那份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勇气、那份扎根群众的赤诚初心,方能在风云激荡中锚定

方向。

 

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清扫冰川遗迹守护地质奇观,用行动绘就自然保护的青春底色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青年学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天下午,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崇义县上堡乡亿年冰川遗址开展科普考察与河道清理志愿活动,将专业学习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守护自然遗产。

上堡乡亿年冰川遗址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珍贵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科研与观赏价值。在上堡乡竹溪村李委员的带领下,师生们深入遗址区,观察冰川擦痕、冰臼群等独特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委员现场讲解了岩石矿物组成与抗风化机理,引发同学们对材料保护与地质环境关系的深入思考。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化身“河小青”,手持夹钳、垃圾袋等工具,对遗址周边河道开展拉网式清理。塑料瓶、废弃包装袋等垃圾被逐一捡拾分类,河道环境焕然一新。当地村民见状也主动加入清理队伍,与师生共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践团队小刘同学说:“在亿年冰川前开展环保行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根基,我们用双手守护住了地质奇观,也在青春里写下了保护自然的承诺!”

 

这场清扫行动,不仅让冰川遗迹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更让“守护自然”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直播镜头聚焦上堡特产,云端带货解锁农产品上行新路径

顾不上白天的疲惫,当天晚上,在崇义县上堡乡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里,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架起手机支架,调试灯光设备,在工作人员和农户的协助下,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助农直播火热开场。镜头前,金黄油亮的客家黄元米粿、香气扑鼻的高山云雾茶、颗粒饱满的有机米轮番亮相,同学们结合当地生态优势,生动讲述着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咱们的茶叶长在海拔800米的云雾间,清晨采摘、手工炒制,保留了最纯正的山野清香!"

为了让网友更直观感受产品品质,直播间,同学们现场演示黄元米粿“吃播”,引得评论区纷纷留言"馋哭了!"。针对网友关心的物流和售后问题,团队还联动当地合作社,推出"48小时极速发货""坏单包赔"等服务承诺。

直播期间,观看人数不断攀升,订单量持续增长。这场云端接力不仅打开了上堡特产的销路,更探索出一条"直播+助农"的新路径。"没想到能通过镜头帮助乡亲们增收!"参与直播的同学感慨道,"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我们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温暖的意义!"

当天的“三下乡”行程虽已结束,但青春的奉献永不止步。材料工程学院师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撰稿;廖瑞姬 ,赖毓峰 ,梁舒  审稿:刘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