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下午,学校在公共实训基地报告厅举办第三十二期“赣职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承办,邀请赣州市客家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曾小军作《纹样里的客家》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能巡主持,艺术设计学院领导、学院教师及近300名学生参与。

讲座中,曾小军以“纹样是客家人无声的诗”为引,结合自身为非遗守护者的经历,分享了十余年深耕客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他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和案例分析,系统展示了客家传统纹样在建筑、服饰、银饰等领域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重点解析了其团队主导完成的“1073项客家纹样数字化工程”。

曾小军强调文化保护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他特别提到:“数字化再生不是对历史的复刻,而是通过解码文化基因,让传统纹样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生。”在互动环节,曾小军与师生们就非遗教育、文创设计、实习就业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还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客家纹样数字设计及衍生文创产品,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了纹样从文化符号到创意商品的转化过程。
曾小军呼吁艺术设计学子共同参与“纹合客道样之密语”工程。他强调:“每一道纹样都是客家人与历史的对话,而数字化时代给了我们向未来发出邀请的机会。”
此次知识讲座意义深远,为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新交融的学术盛宴。通过曾小军的精彩分享,为学院师生打开了非遗创新的新视野,共同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生之路。
(撰稿:田瑶;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余万霞;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